分享一个小故事,出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《抬驴》:

抬驴.jpge

很久以前,一位爷爷带着他的孙子一起进城。那天天气异常炎热,爷爷骑在驴背上,而孙子则牵着驴往前走。

途中,有人看到他们,不满地评论道:“这位老人太自私了,只顾自己舒适,居然让孩子在路上走。”听闻此言,爷爷连忙下驴,让孙子骑上,自己则牵着驴继续前行。

然而不久,又有人指责:“这孩子真是不懂事,怎么自己骑驴,老人反而跟着走?”孙子听后感到愧疚,于是他们商议决定一同骑驴前行。

然而,他们刚走没多远,一位老太太看见了,责备道:“这爷孙俩真是狠心,驴子这么瘦小,怎么能负担得起两个人呢?”爷孙俩听后心生不安,只好下了驴,任由它自行,他们只能牵着驴继续往前走。

不久,又有一位老者看到他们,不满地指着爷孙俩说:“这俩人真是愚蠢,明明可以骑驴,却偏要走路。”

最终,爷孙俩决定抬着驴前行,可当他们这样做时,路人们却纷纷哈哈大笑,感慨道:“这俩人真有意思,明明有驴可骑,偏偏要抬着走,何必呢?”

当我们过于关注他人的看法时,就会难以成就任何事情。因为无论我们采取何种行动,总会有人不满意。

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了“心即理”的理论,这对爷孙骑驴的故事非常贴切。在做事时,我们应该向内心寻求答案,关注自己内在的对错,而不是依赖外界的评价。

我曾经与一位外国朋友聊天,他刚获得大学的预备终身教职(Tenure Track)职位,为了最终获得终身教职,需要完成许多任务,并得到系里的认可。我问他:“如果最终无法获得终身教职,你会怎么办?” 他告诉我:“只要我认真履行我的工作,无论别人如何评价我,无论最终是否获得终身教职,都不重要,因为我对自己负责。” 这也是向内求,也是“心即理”的体现。

乐乐注

2025年2月10号晚发现抬驴.jpge存在加载错误,疑似主题错乱,尝试初步修复后放弃,经核验,主题找到链接貌似会直接转换成类似乱码的a连接,导致无法访问,且目前无法恢复,原图链接我会发评论区

↑ 该文章存在严重bug,且无法恢复,详见乐乐注 ↑

Last modification:February 10, 2025
爱发电